【經濟日報╱記者黃啟菱/台北報導】
|
房價所得比,代表民眾購屋能力,第1季全台房價所得比8.2倍,等於不吃不喝8.2年才買的起房子。
購屋負擔略減,主因高價產品成交較少。營建署指出,第1季全台房市量縮價跌,登記交易戶數為3萬6,148戶,較前季減少17%,較去年同季減少40%。價格部分,平均成交總價下降至838萬元,分別較上一季、去年同季減少5%與8%。
房價趨勢分數為119分,較前季的107分增加,此分數大於100分即顯示看好市況者多於看壞市況者,調查結果顯示受訪者對房市看好度明顯增長。其中,高雄市新購及欲購住宅者對後續發展最看好,均認為房價有較大的上漲空間,正好呼應高雄熱絡的市況。
因高價成交產品減少,全台房價所得比為8.2倍,較前季的8.7倍減少,但貸款負擔率為33%,與上季的34%相近。如果以區域看,台北市的購屋負擔持續最重,房價所得比為12.2倍,也就是需要不吃不喝12.2年,才能買房子,但已較前季減少,貸款負擔率為45%、與前季相當。
調查也指出,台北市與新北市有六成以上的受訪者認為目前房價不合理或非常不合理,而購屋後減少休閒娛樂支出者居多,對基本日常必要開支也有部分影響。營建署分析,第1季購屋總價下跌、單價卻未降,隱含房價水準仍高,台北市與新北市購屋者因負擔能力不足轉而購買中低總價產品。